我不知道大家的寶寶是怎樣

但是我是一個從小深受過敏性鼻炎殘害的小孩,

生長在這鬼盆地,又潮溼的台灣,鼻子好爛好爛,一到冬天就抱著衛生紙盒捏餛飩,

每年在台灣的冬天在幹嘛我都忘記,

後來搬到澳洲整個一個莫名其妙的好了,

回家度假又有了媽的真的很她X的討厭。


ANYWAY,所以我非常害怕香香也有我天殺的鼻子

於是我很阿紗麗的買了2台HONEYWELL 空氣清淨機

也盡量打掃

但是在幾個月前,

帶香香去看很有名的陳威璋耳鼻喉科,

醫生先看我,再看香香

說:你有你你的鼻子喔~要小心

我一聽天啊像是電擊到我脊椎眼前突然0.1秒一黑,我問怎辦??

醫生說:不要給她吃肉,小麥,跟奶製品到一歲

醫生又說不要一直給寶寶洗鼻子,噴鹽水,因為會刺激反而月噴月多......(是嗎?有專家可以補充嗎?)



於是香香就開始她純素的日子,每天就是吃素,不過我也時有偷給她加一滴滴起司,因為她很愛~

但是我看我身邊沒有一個寶寶是這樣做的,(就算爸媽有過敏的)

於是我又開始RESEARCH,下面的文章都不是我寫的但是都是我的蒐集,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http://www1.cgmh.org.tw/chldhos/intr/c4a80/06index-1-2.htm

                  

根據3月25日TVBS新聞網報導,每年3、4月,一到春夏季節交替時,過敏症狀的患者最有感覺,因為打噴嚏、流鼻水的情況又變嚴重了;營養師建議,多補充益生菌,就能有效改善。最近天氣一變化,很多民眾就會開始打噴嚏,尤其是季節交替時候,會有過敏的症狀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眼睛及身體也發癢..。沒錯,換季時因為環境的改變,讓許多免疫系統不平衡的人,更容易引發過敏;營養師建議,除了多吃蔬果、深海魚油之外,最好再補充有用的益生菌,增強免疫系統,才能 有效改善過敏體質。營養師表示:「益生菌它可以有效幫助你免疫系統的穩定,減緩過敏症狀,目前益生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優酪乳來補充。」
針對此報導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特別提出不同的觀點,雖然益生菌在許多媒體上宣稱可以改善過敏,但是我們必須以實證醫學的觀點來看待任何一項用於人體的食品或藥品。上述報導似有誤導民眾認為吃益生菌或喝優酪乳便可改善過敏症狀。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科 林思偕醫師也表示:目前有關益生菌能治療過敏氣喘病仍眾說紛紜。益生菌主要之功能在於改善腸胃道功能。在過敏病之預防上,除了少 數動物實驗發現使用某些特定高劑量之益生菌在合併傳統治療方式似有加速異位性皮膚炎症狀之改善,但就未經証實之益生菌種恐無療效,也就是不同菌種不能混為一談,一般優酪乳都未能?到療效之菌屬。至於呼吸道過敏如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益生菌之預防治療功能未有大規模研究証實其效果,仍需更多人體的臨床研究。至於益生菌是否能增強免疫系統,才能 有效改善過敏體質的說法,仍需持保留態度。廣告不等於實證,有疑慮時可請教過敏專科醫師。我們亦針對益生菌與過敏的關係將會有巡迴講座,目的在於提供民眾及專業醫護人員更正確的觀念。
 


                            

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科 陳力振醫師


日常接觸的物質中會引起過敏反應的東西,我們稱為過敏原,包括家塵、食物、花粉、徵菌、動物分泌物或毛髮、化學物質、藥物和蚊蟲叮咬等,都是較為大家熟悉的。一般而言,過敏原通常都是一些蛋白質成份,經由吸入、吞入或皮膚直接接觸的途徑,而進入體內引起反應。喜好美食是每個人的天性,可是有時候美味帶給我們除了享受外,還有意想不到的過敏反應。在西方國家食物過敏盛行率,小孩約6%-8%,大人約為2%-3%;而在亞洲地區,根據新加坡及韓國學者,針對5-12歲孩童調查,比率為4%-11%。一般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有牛奶、蛋、花生、海鮮等,但由於世界地理環境、生活飲食習慣的不同,也常會有一些區域性特殊的過敏原,如亞洲地區的燕窩、蕎麥、芝麻等,而這些食物過敏原在體內引發的臨床表現,由輕微的皮膚紅疹或騷癢症狀到嚴重的過敏性休克都有可能。

 


                         

長庚兒童醫院 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 吳志德 醫師

真正的食物過敏乃是指因為攝入食物所導致之不良免疫反應。若真的對某食物過敏,應是每次吃每次皆會有過敏反應,若只有某次有類似症狀,並不一定就是食物過敏。另外有些嬰幼兒對牛奶中的乳糖無法消化吸收,這是常聽到的乳糖不耐症,也常被誤會是對牛奶過敏。要確診食物過敏,最標準的方式要用「標準化的食物過敏誘發試驗」來確診,但是要住院才能做此誘發試驗。 如有任何過敏相關問題,建議直接找過敏專科醫師就診。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雖然是誇張突兀的廣告,但也道盡某些人生活上的困擾與悲哀。日常生活中常會聽到某人吃了海鮮會過敏,或喝了酒就起酒疹,即使美食當前,也只能望之興嘆。以實際的問卷調查可發現約有10%~2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有食物過敏的情形。但若以標準化的食物過敏誘發試驗來確診,則真正食物過敏的比例降至5%左右。隨著國家工業化及生活環境之改善,食物過敏的盛行率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不過這些數據隱含著有部分民眾’自認’對某些食物過敏,然而有可能只是暫時對某些食物中的物質或添加物產生類似食物過敏的症狀,而並非本身體質就對特定食物過敏。

 真正的食物過敏乃是指因為攝入食物所導致之不良免疫反應。廣義的來說,食物過敏可以區分為兩大類:由過敏抗體IgE造成的與非由IgE造成的。第一類的反應通常在接觸食物數分鐘內急性發作,乃由於已致敏化(接觸過食物過敏原)的肥胖細胞與嗜鹼性細胞表面的特異性IgE與食物分子結合後,釋放包括組織胺(histamine),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媒介因子而造成臨床症狀。包括在皮膚產生蕁麻疹,血管水腫;呼吸道收縮腫脹;腸胃道之腹痛,嘔吐,腹瀉;甚至心血管之過敏性休克。第二類則是延遲性發生過敏反應,吃入後約4至48小時內發生症狀,多以腸胃道症狀為主如慢性腹瀉,吸收不良,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生長。

 有些人吃了不新鮮的魚就全身發癢或出現疹子,很容易就會被誤認是對魚過敏。其實某些魚肉本身就含有組氨酸(histidine),若未適當冷凍保鮮,便會遭到原已存在魚肉上的細菌作用將之轉化成組織胺,其形成後並不會因烹調而破壞其作用,因此吃入後便會引起類似過敏的症狀。所以當吃了含高濃度組織胺的食物,引起的症狀常被誤會是食物過敏。若真的對某食物過敏,應是每次吃每次皆會有過敏反應,若只有某次有類似症狀,並不一定就是食物過敏。另外有些嬰幼兒對牛奶中的乳糖無法消化吸收,這是常聽到的乳糖不耐症,也常被誤會是對牛奶過敏。

一些比較容易引起過敏之食物如下:牛奶,蛋,核果類(胡桃,花生等),小麥,海鮮(魚,有殼海產)等。值得注意的是,類似食物之間會有所謂的交叉反應,意即類似的食物,皆容易在有過敏反應的人身上引起過敏。舉例來說,核果類(胡桃,花生等)與大豆容易有交叉反應。對牛奶過敏的人,也容易對羊奶過敏,所以若真的對牛奶過敏並不建議改喝羊奶。長期來說,約有85%的食物過敏小朋友在5歲以後,會失去對這些食物的過敏反應,食物特異性之IgE濃度亦會逐漸恢復正常,症狀也會慢慢消失,自然也就不用嚴格限制飲食了。

本文節錄96年11月12日自由時報B7健康醫療版


    

依據97年1月8日自由時報報導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期刊所登出的最新研究顯示,要避免兒童對食物產生過敏的最佳作法,是由母親哺乳至少三、四個月,並避免在嬰兒四到六個月大之前餵食固體食物。另外,母親在懷孕或哺乳期間避免食用鮮奶、雞蛋、魚鮮、花生或核果,並不會降低嬰兒罹患過敏的機率。

一份小兒科醫學會在二○○○年八月發表的建議事項,曾提醒如果有過敏的家族病史,母親應該在餵奶時避免食用鮮奶、雞蛋、魚鮮、花生及核果,也應避免過早餵食某些「高風險食物」。但經過七年的研究,發現沒有足夠證據顯示上述建議確能降低嬰兒過敏機率。

兒童過敏氣喘中心歐良修醫師針對這個議題表示以目前的證據,懷孕期間飲食控制並無法減少過敏兒的產生,而且對媽媽及胎兒的營養有不利的影響,所以媽媽們不須在懷孕期間避免任何食物(頂多避免花生)。而至於哺乳期間的飲食控制較具規模的研究有些顯示其成果不彰,一些研究則發現可減少異位性溼疹的嚴重度。我們的建議是哺乳期間避免花生及堅果類,而牛奶及蛋不是常規須避免的食物。至於奶粉方面,目前?有証據顯示羊奶及豆奶可以預防過敏,所以不建議。水解奶粉對於過敏的預防並?有優於母奶,所以母奶仍是首選。

對於預防過敏而延遲副食品,歐醫師建議6個月後才添加副食品,但美國兒科醫學會對於預防過敏額外建議牛奶及乳製品在一歲後才使用,蛋滿兩歲後才食用,而花生、堅果類至滿三歲以後才食用。由於國情不同,建議一歲前避免上述食物。
 


           
 

嘉安詢問:

聽說讓小朋友喝母乳,可以避免過敏,是真的嗎?

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 黃璟隆醫師回覆:

1.母乳中含有嬰兒足夠的養分,也含有多種嬰兒必須的抗體,可增強嬰兒的免疫功能;而且親自哺育母乳可加強母子之間的關係,所以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品。2.根據研究,親自哺乳的媽媽,只要吃到含有高過敏原的食物(如牛奶、蛋、麥),2?6小時後便可在母乳中偵測出來,而且可持續1?4天之久,這表示媽媽吃的東西,是會影響到寶寶的。所以假如您是高危險群的媽媽,當您想親自哺育寶寶時,應避免食用含高量過敏原的食物,如牛乳、蛋、麥、有殼的海鮮及堅果等。3.至於哺育母乳是否真能影響嬰兒日後過敏病的表現?多項研究仍未有最後的結論。根據Sarrianen等人研究,假如用母乳哺育嬰兒,而且媽媽又能避免食用那些含高過敏原的食物,則嬰兒體內產生的過敏免疫球蛋白E(IgE)會較低。1985年加拿大的研究報告亦證實,嬰兒餵食母乳會減緩嬰兒濕疹嚴重度,另外喘鳴發作的次數也可有效減少。綜合言之,高危險群的嬰兒,應儘量餵食母乳,而且哺乳時期的媽媽,亦應減少食用含高過敏原的食物,如牛奶、蛋、有殼海鮮(蝦、蟹)及有殼的堅果(花生)。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小兒科 蔡宜展 醫師

1.母乳是寶寶在嬰兒期最佳的食物來源,鼓勵媽咪盡量哺餵母乳。

2. 延遲副食品添加的時間至寶寶六個月大後。

3. 避免接觸確定會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

4. 其他常引起過敏的食物,則等寶寶年紀較大時再食用。

5. 飲食方面要避免高油脂及高熱量的攝取。

除了盡量避免文中提到常引起過敏的食物外,最重要的還是均衡飲食及攝取各種營養素,這才是讓小朋友健健康康長大的不二法門


  

長庚兒童醫院 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 歐良修 醫師

根據研究顯示,早於四個月添加副食品會增加過敏的產生。一般嬰兒在4-6個月大時可開始添加副食品,對於預防過敏而延遲副食品,歐洲建議5個月後才開始,美國則建議6個月大以後開始使用,這是比較?有爭議的。但美國兒科醫學會對於預防過敏額外建議牛奶及乳製品在一歲後才使用,蛋滿兩歲後才食用,而花生、堅果類至滿三歲以後才食用。由於國情不同,我們建議6個月後才添加副食品,一歲前避免上述食物,但對於特別的個案,蛋可兩歲才食用,堅果類及海鮮3歲後才食用。但要提醒大家,食物的避免,目前看來對食物過敏及異位性皮膚炎較有效,對呼吸道的過敏疾病效果不是很明顯。最後提醒大家,過敏疾病並不可怕,除了飲食,居家環境也很重要,希望大家有清楚的概念,能以正確的態度來面對過敏食物的選擇。


   

國人平均每14人就有1人對特定食物過敏。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鄭慧文表示,將比照歐盟、美等國,推動包裝食品加註食品過敏原標示。預計年底預告,3年後實施。

衛生署日前委託醫界對全台3萬多人進行調查。6.95%表示曾發生食物過敏,且以4到18歲的年齡層較高,高達7.6%。調查顯示,國人食物過敏原排行榜依序是蛋類、乳類、甲殼類(如蝦、蟹、龍蝦)。
鄭慧文說,農曆年後將與學者、食品業等溝通,擬優先選出幾項主要過敏原,今年底預告,2011年起採逐步實施。業者須在外包裝標示「本產品含XXX,對此過敏者,請避免食用」。
兒童保健學會理事長、消基會衛生保健委員會召集人吳文豪說,消費者有知的權利,以避免過敏發生,此政策應盡快上路。

 


     

根據4月28日自由時報報導工業化國家中,約有三到五%的嬰兒對牛奶過敏,面對這些孩子,除了提供母奶或是低過敏配方奶粉,也有人考慮使用配方羊奶粉做為替代品。4月27日在兒科醫學會中,醫師強調,有牛奶過敏的孩子,多半也有羊奶過敏,最好別再用羊奶粉作為過敏兒的替代食物。

會議中提到幼兒以食物過敏為主,而該年齡層的食物過敏中,最常見的就是牛奶過敏、雞蛋過敏。目前針對過敏兒通常會建議家長改成母乳哺育,至少六個月期間,也限制高過敏原的副食品添加。此外,對於哺餵母乳有困難,或是少數換喝母奶,過敏症狀仍然不減的幼兒,則建議可以選擇給予俗稱低過敏奶粉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由於不少家長存有羊奶甘溫無毒、補寒冷虛、比較不會過敏,或仍存有羊奶能保護氣管的刻版印象,因此不少家長自小就給嬰兒喝羊奶粉。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葉國偉醫師亦表示,對牛奶過敏孩子常常也同時有羊奶過敏。對於保護氣管的說法至今更無科學證據支持此項論點。再者羊奶的營養成分與牛奶不儘相同,其鐵質及維他命B12的含量較低,葉酸含量也極低,若只喝未調整為的羊奶不僅沒保護到氣管,更會維生素缺乏,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呼籲別再用羊奶粉作為過敏兒的替代食物。
 



       

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科 歐良修醫師
目前未有証據顯示羊奶及豆奶可以預防過敏,所以不建議。至於水解奶粉對於過敏的預防並?有優於母奶,所以母奶仍是首選。而水解奶粉包括完全水解及部分水解奶粉,(相較一般牛奶配方),二者是可以減少嬰幼兒牛奶過敏症的產生,所以無法持續哺育母奶的媽媽,水解奶粉是可能選擇的替代品。至於預防的效果,完全水解,比一般部分水解來的有效,但由於價格較貴,口感較差,所以嬰幼兒接受度較低。所以這類小朋友,可以選擇部分水解奶粉。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若是已對牛奶過敏的嬰幼兒,使用部分水解奶粉仍有一半以上仍會過敏,此時必須與醫師討論,接受適當飲食改變。


       

 三伏貼是近年來傳統中醫界,積極推動強化免疫、改善過敏、氣喘體質以及上呼吸道易感染患者的預防性療法,在每年盛夏俗稱「上伏、中伏與下伏」三個節氣,進行穴道貼藥,促進氣血循環、幫助改善體質,多年來推行後獲得不錯評價,使得求診人數倍增,根據7月14日聯合報報導,三伏貼運用中醫經絡理論及穴位功能,改善過敏體質,但目前只有個別醫師的臨床經驗,沒有大規模的研究證明其療效。從現階段研究結果來看,三伏貼或許有一點效果,但證據並不顯著。因過敏是複雜的疾病,涉及基因、特定過敏源,醫學界對於過敏的致病機轉、臨床表現都已經有相當的了解,若處於氣喘發作急性期,或是病情不穩定、經常反覆發作的患者,不建議採取三伏貼這類傳統療法。這幾年使用三伏貼的人數相當多,足以提供研究數據,但夏天時過敏症狀本來就會減緩,所以應該要長期追蹤,特別是要比較每年冬天發病時,症狀是否有減輕,如此才能掌握完整的研究數據。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針對這個議題表示,一旦處於氣喘發作急性期,要趕快就醫,過敏氣喘主要還是以長期保養藥物,避免接觸過敏原及環境控制為主。

 


                            
 

長庚紀念醫院 小兒科 蔡宜展 醫師

所謂的過敏性鼻炎是因為鼻黏膜上的免疫細胞,會對經由空氣吸入的過敏誘發因子產生過度反應。鼻腔受到吸入性的過敏原(例如塵?或花粉)刺激後,局部產生大量的抗體,當過敏原跟抗體結合之後,會在鼻腔中釋放出化學物質,例如組織胺、白三烯素及前列腺素而誘發鼻黏膜發炎反應。接著,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包括打噴嚏、鼻塞、鼻子癢、流鼻水、眼睛癢與流眼淚,長期鼻塞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好而容易形成黑眼圈。

鼻子過敏可簡單依誘發因子不同分成「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例如由不同季節產生的花粉所引起的過敏,這一類過敏性鼻炎在國外比較常見;以及一年四季都有的「常年性過敏性鼻炎」,其誘發因子則包括羽毛、黴菌、動物皮毛(寵物的毛髮及皮屑)與塵?,可以造成一整年的症狀。

儘管先天遺傳體質決定哪些人容易得到過敏性鼻炎,但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更是發病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素。除了以上提到常見的過敏原外,其他會加重過敏性鼻炎的因素,像是抽煙、二手煙、交通工具排出的廢氣等,這些都應該避免接觸。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小兒科 蔡宜展 醫師

嚴格來說,目前過敏疾病本身還是沒有辦法完全治癒的,但是卻是可以治療甚至控制到沒有任何症狀。為了減輕過敏性鼻炎症狀並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應尋求專業的過敏科醫師的協助,包括以抽血或是皮膚測試來檢測出過敏原,治療的方式則以環境控制,改善居家環境避免接觸到誘發過敏的因素為主,以及使用適當的藥物,現今市面上的藥物可以改善大部分的過敏症狀。此外,減敏治療也是另一種選擇。

過敏性鼻炎不光是只有鼻子的症狀,常見的的合併症也需特別注意,像是氣喘、鼻竇炎和中耳炎。氣喘和過敏性鼻炎常常一起發生,高達40%過敏性鼻炎的人會合併氣喘。積極有效地治療過敏性鼻炎不但可以改善鼻子的症狀,同時也可以減輕氣喘症狀;鼻竇發炎可能由病毒、細菌和過敏原所引起,常見的症狀包括前額、牙齒或臉頰的疼痛,濃稠、黃綠色的鼻分泌物和咳嗽;而中耳炎主要是因為連接鼻咽腔和耳朵的歐氏管產生發炎和腫脹所造成,早期的症狀包括耳朵會有腫脹和疼痛感覺,適當的治療過敏性鼻炎可以避免鼻竇炎和中耳炎的反覆發作。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小兒科 蔡宜展 醫師

所謂的過敏性鼻炎是因為鼻黏膜上的免疫細胞,會對經由空氣吸入的過敏誘發因子產生過度反應。鼻腔受到吸入性的過敏原(例如塵?或花粉)刺激後,局部產生大量的抗體,當過敏原跟抗體結合之後,會在鼻腔中釋放出化學物質,例如組織胺、白三烯素及前列腺素而誘發鼻黏膜發炎反應。接著,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包括打噴嚏、鼻塞、鼻子癢、流鼻水、眼睛癢與流眼淚,長期鼻塞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好而容易形成黑眼圈。

鼻子過敏可簡單依誘發因子不同分成「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例如由不同季節產生的花粉所引起的過敏,這一類過敏性鼻炎在國外比較常見;以及一年四季都有的「常年性過敏性鼻炎」,其誘發因子則包括羽毛、黴菌、動物皮毛(寵物的毛髮及皮屑)與塵?,可以造成一整年的症狀。

儘管先天遺傳體質決定哪些人容易得到過敏性鼻炎,但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更是發病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素。除了以上提到常見的過敏原外,其他會加重過敏性鼻炎的因素,像是抽煙、二手煙、交通工具排出的廢氣等,這些都應該避免接觸。

 


     

根據中央社新聞網報導,鼻子過敏的民眾容易引發鼻塞症狀,對於這類病患,通常醫師會開立抗過敏藥物,但功效較短暫,目前醫學上可以使用低能量雷射治療,只要照射在鼻部位幾分鐘,就可以緩解鼻塞症狀。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減少接觸過敏原並持續適度運動,治療效果可至少維持半年。

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針對這個議題表示:過敏性鼻炎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患者不分年齡,也不分國家、種族的。超過5億人為此病所苦,造成嚴重的不適。過敏性鼻炎病人同時患有氣喘的盛行率隨著鼻炎的持續性與嚴重度而增加。除了影響睡眠,日常活動與工作之外,在合併有氣喘的病人身上,更會增加氣喘的嚴重度。

過敏性鼻炎主要會出現鼻子的症狀,當鼻腔的黏膜接觸過敏原後,會產生以IgE為媒介的發炎反應。1929年時,過敏性鼻炎的定義如下:「鼻子的過敏反應包括三個主要症狀,分別是打噴嚏,鼻塞以及流鼻水」。

在治療方面,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過敏氣喘歐洲網絡(GA2LEN)、AllerGen合作撰寫之處置及其對氣喘的影響工作會議報告所發表的2007年「過敏性鼻炎及其對氣喘的影響」簡易指引手冊中,根據實證醫學的基礎做出建議,治療過敏性鼻炎應同時考慮:(1)儘可能避免接觸過敏原,(2)藥物治療,(3)減敏療法以及(4)病人衛教。

在其他的另類療法當中,西元2000年時,在俄國曾經發表了一篇低能量雷射治療運動血管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的文獻,但是後續並沒有任何一篇文獻支持此種療法,至於醫療保健新聞中所謂的使用低能量雷射來治療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在醫學文獻中並沒有搜尋到太多實證醫學的基礎,低能量雷射是否真的可以治療過敏性鼻炎,目前的實證醫學基礎十分薄弱,至於醫療保健新聞中所是到的「減少接觸過敏原並持續適度運動」,的確是有幫助的。

過敏性鼻炎通常容易診斷,但是有很多患者並不覺得過敏性鼻炎的這些症狀是一種疾病,所以沒有被診斷出來。明確診斷之後,也有許多人尋求各式各樣的妙方用來治療或所謂的改善過敏體質,無形中也造成龐大的醫療花費及社會成本。

事實上,根據實證醫學的基礎,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於2007年 底時有最新的英文版的簡易指引手冊,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更以最短的時間將其翻譯成中文版,目前即將出版最精緻又詳實的「過敏性鼻炎及其對氣喘的影響」簡易指引手冊,讓在台灣醫師能獲得過敏性鼻炎照護的最新訊息,也讓民眾得到最佳照護。

 


          

★鼻噴劑使用步驟:

(1)輕輕地將鼻涕擤乾淨。

(2)輕 輕搖晃鼻噴劑。

(3)新的鼻噴劑第一次使用時,先朝其他地方按壓噴頭數次。

(4)保持頭部豎直。

(5)用一根手指壓緊一邊的鼻孔。

(6)嘴巴閉緊,將噴頭尖端置入張開的鼻孔同時保持藥瓶直立。

(7)快速且確實地按壓噴頭以噴出藥物,同時以鼻子吸氣。

(8)鼻噴霧應該直接進入鼻腔而不是附著在鼻孔壁上。

(9)憋氣數秒鐘然後用嘴巴呼氣。

(10)另一邊鼻孔亦重覆相同步驟


 

arrow
arrow

    香香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